四川省水利建設市場主體“重點關注對象
第一條 按照《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國發〔2014〕21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35號)要求,創新監管理念、監管制度和監管方式,對不良行為市場主體實施差異化監管措施,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研究制定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水利建設市場主體,是指參與水利建設活動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監測、咨詢、招標代理、質量檢測、機械制造等單位和相關人員。
第五條 “重點關注對象名單”的管理遵循依法監管、公開透明、客觀公正、及時準確的原則。
第六條 縣級及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加強本行政區域內從事水利建設活動市場主體的監督管理,負責本級“重點關注對象”的認定工作。
(一)存在以下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秩序行為之一的:
2.在招投標階段利用非法或不正當手段獲取的招投標相關資料作為異議、投訴證據的;
4.工程項目的主要管理人員、技術負責人與投標文件承諾不一致且未履行變更程序的;
6.監理單位出具明顯與事實不符的簽證資料的;
8.個人申報執業資格、職稱時所在單位未依法履行審核職責的;
1.水利工程勘察設計成果存在錯誤或明顯失誤的;
3.使用不符合資格條件檢測人員開展檢測工作的;
5.合同履約不力,以各種借口消極怠工,無視業主約談,逾期拒不整改,不配合業主開展工作的;
1.因違法違規行為被相關部門行政處罰的,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停業整頓、暫扣許可證或執照,吊銷許可證、執照或資質證書,降低資質等級;
3.被水利部、省內外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責任追究的,包括責令整改、約談、停工整頓、通報批評、建議解除合同;
5.對監督檢查單位發現問題未按時整改或拒不整改的;
7.拒絕行政主管部門對資質使用情況和承攬工程項目進行監督檢查的;
1.被水利部列入信用“重點關注名單”“黑名單”的;
3.監理單位未在規定時限內進行相關簽證、認證的;
5.在全國水利建設市場監管平臺公開虛假信息的;
7.以其他單位(企業、組織)或者他人名義進行投訴、舉報、信訪的;
第八條 市場主體存在本辦法第七條規定情形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相關行為認定或信息公示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將其納入本級“重點關注對象名單”。
第九條 “重點關注對象名單”公開信息應包括:
(二)認定為“重點關注對象”的事由,包括認定的事實、認定單位、認定依據、認定日期等;
第十一條 市場主體在被關注期限內又發生本辦法第七條規定情形,水行政主管部門可將被關注期限順延1年,并更新關注時限。
第十三條 “重點關注對象名單”要及時更新和公開發布。“重點關注對象名單”有變化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應在5個工作日內更新并發布。
(一)關注期限屆滿的;
(三)相關認定標準發生變化,不符合新認定標準的。
第十六條 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應對其“重點關注對象名單”實行動態調整,及時更新。
第十七條 對列入“重點關注對象名單”的水利建設市場主體,在關注期限內,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建設單位應采取格監管措施。
(二)對投標文件進行重點復核;
(四)對其提交的勘察設計、咨詢、評價、鑒定等成果進行重點審查;
(六)對其出具的質量檢測成果等重點復查;
(八)作為暗訪、飛檢、稽察、巡查、監督檢查的必查對象,增加“雙隨機、一公開”抽查頻次;
(十)其它有必要的強監管措施。
第十八條 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在日常監督管理工作中主動查詢、充分利用“重點關注對象名單”,對“重點關注對象”采取針對性強監管措施,實行差異化監管。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由水利廳負責解釋。
附表:四川省xx市(州)xx縣(市、區)水利建設市場主體“重點關注對象名單”(樣表)